時間:2006年12月31日10:33
一封媽媽的來信
編輯:
你好!
我是一個5歲女孩的媽媽。我女兒性格外向,是個特大方的孩子,她對小伙伴從來不吝嗇。
前幾天學校組織春游,我給她買了不少零食,當時我還想是不是太多了,誰知道人家回來書包里空空,我一問才知道,她都分給小朋友吃了,有的自己都沒吃上。平時不少小朋友愿意上我們家來玩,因為女兒有不少玩具都是她爸爸從國外帶回來的,她都愿意搬出來,再貴重、再喜愛的玩具也不例外。有時候玩的人一多,價格不菲的玩具就被折騰壞了,女兒也不在乎,下回還這樣。
其實孩子大方、愿意與人分享沒什么不好,但我怎么總覺得有點不對勁呢?而且女兒這么對小朋友,我可沒見過小朋友分東西給她吃,還經常聽她說“今天去小小家了,她媽媽非不讓她把那電動火車拿出來給我們玩”之類的話??磥聿皇撬械募议L都像我這樣“沒心眼兒”。
我是不是也該給女兒一些“自私”教育呢?我很擔心:女兒在遇到那些不大方的小朋友和家長時,心里會不會不平衡?這樣“大方”的孩子進入社會后會不會吃很多虧呢?
——江蘇 小薇媽媽
相信我們都喜歡信中的這個小姑娘,都愿意自己的孩子有她這樣的朋友。但是如果你是這個小家伙的媽媽,你也會這樣困惑嗎?我們在網站上發(fā)起了討論,讓我們來看看媽媽們的觀點。
觀點1:真“大方”還是“不在乎”?
我要是小薇媽媽,可能首先會考慮女兒這么做是出于什么心理。如果孩子真的是愿意與人分享,那是真的“大方”,我倒覺得沒什么可擔心的。孩子大方,朋友就多,將來長大也是個受歡迎的人,而且還能大度、寬容,這會讓孩子一輩子受用,為什么要教育她自私呢?教她現在保護好自己的玩具、今后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就沒問題了。但是如果女兒的“大方”是建立在“不在乎”的基礎上,就不叫“大方”了,孩子會變得“大手大腳”,應該教會她懂得珍惜。還有,我覺得,孩子會不會形成這樣的誤區(qū):認為只有給別人玩具、給別人吃東西才能受到大家的歡迎,才會有許多好朋友。那就要告訴孩子,友誼不僅僅是這樣的。
——靜蓮媽媽
觀點2:教“自私”不如教“擇友”。
相信大方的小薇是個有愛心的小家伙兒,我們應該鼓勵她啊,怎么能教她自私呢?自私的孩子可讓人討厭了!前幾天我?guī)∨ヅ笥鸭易隹?,小女渴了在他們家喝了杯水,朋友的孩子就很不高興地說:“你把我家的水都喝光了。”如果孩子都變成這樣,他們長大后社會得變得多冷漠啊!但是我覺得小薇媽媽倒是不妨幫孩子把把交友的關,讓孩子知道可以和什么樣的孩子交朋友。告訴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朋友、都能一起分享。讓她逐漸增加辨別是非的能力,學會自己處理問題,盡量少接觸那些自私的孩子。至于“吃虧”,可能和“大方”沒必然的聯系,就像誰也不能保證老實的孩子和霸道的孩子長大后誰一定占便宜,誰一定會吃虧。也沒人能一輩子不吃虧。
——fmbdwy
觀點3:是誰心理不平衡?
我聽我婆婆說我老公小時候就這樣。上小學的時候,他們家經常有人給送糖果點心什么的,他就會拿出去給全樓的小朋友分,還把自己的零用錢拿出來請家里條件不好的同學一起吃早餐?,F在他也還是瀟灑大方的那種,親戚朋友都說他厚道。但是這厚道有時讓我心理特不平衡。比如當年他哥哥結婚時經濟條件不好,我們當時還沒見過雙方父母,但我老公心疼他哥,跟我借錢湊了5000元當禮金。我們幾年后結婚時,他哥哥已經很有錢了,才給了我們2000元禮金。我特郁悶,他卻充滿感激之情,一點兒沒覺得吃虧。還有不少事都是這樣,永遠是他付出的多、得到的少。可我老公并不在乎,一點兒不覺得有什么不對,倒是我心理不平衡得夠嗆。所以我看小薇媽媽不用過多擔心,別用自己的想法琢磨孩子。對于小薇或者我老公那種性格的孩子,可能沒有“交換”的概念,也就談不上認為得到的回報少就吃虧,當然不會心理不平衡。
——心有所想
專家點評:徐凡 心理學專家,《父母必讀》雜志副主編。
“大方”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,“吃虧”是一種內在的主觀感覺。現在,“表現”和“感覺”不屬于同一個人,也就是說其實媽媽們并不知道“大方”的孩子內心是否真覺得“吃虧”,后者的感覺只屬于媽媽自己。如果孩子真的覺得“吃虧”了,恐怕他們就不會那樣“大方”了。
人是否感覺到“吃虧”,是和他的價值觀密切相關的。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價值觀,而且孩子價值觀的形成一定會受父母、同伴的影響。父母是否想把自己判斷“吃虧”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呢?如果真的想傳遞,遲早你都會用各種方式來表達。就怕你自己內心也存在著關于“大方”與“吃虧”的道德矛盾。
當然,孩子是否接受父母的價值觀,還和他在“大方”時同伴帶給他的感覺有關:是獲得分享的快樂?是得到同伴承認?還是獲得自我成就感的滿足?父母分辨得清楚了,也許你的引導會更有效;分辨不清,也不妨讓孩子去直接感受來自社會的風浪。也許,這種直接的感受會讓他形成更加適應時代的價值觀。